一、协会宗旨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坚持为会员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遵循防排堵截、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的原则,积极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范建筑渗漏治理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建筑渗漏治理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切实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二、协会目的
实现行业自律,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行业公平竞争。
三、业务范围
1、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及有关法规,推进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参与或组织制订标准规范,组织实施行业统计、信用评价、达标评估等工作;
3、引导和推动会员企业面向国内外市场,完善经营机制,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增强市场竞争力;
4、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行为,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企业、优秀个人等;
5、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建筑渗漏治理企业协调劳动关系;
6、编辑出版会刊和年鉴,加强行业网站建设,收集和分析国内外政策法规、文献资料,发布市场信息,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7、发展同国内外社会组织的友好往来,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会员单位承包境外工程,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
8、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授权、委托事项和购买服务事项;
9、承办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会员单位委托办理事项;
10、根据需要开展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其他活动。
四、三大依靠
1、会领导:取决于大思路、大胸怀、大格局、大外交的以会长为首的会领导班子的大作为。
2、理事会:取决于有动力、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理事会成员的共同主张。
3、秘书处:取决于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秘书长和他带领团队的执行力。
五、会员主体
协会会员以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为主,兼顾名誉会员。
1、单位会员:凡热心于建筑渗漏治理行业并对行业做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履行会员义务,经书面申请报本届常务理事会批准后,为本会单位会员;
2、个人会员:热心建筑渗漏治理工作,积极参加本会活动,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履行会员义务,经个人书面申请、本届常务理事会批准即为本会个人会员;
3、名誉会员:根据工作需要,经本届常务理事会决定,可吸收政界、教育界、企业界等有威望、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为名誉会员。
只有把会员的利益当成根本利益,做到先入会者率先受益、后入会者终身受益,才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协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非靠会员缴纳的会费维持协会正常运转。
六、核心价值观
协会为家,事业为根,责任为重,奉献为荣;潜能挖掘,资源共享,有效整合,反应快速。
七、行为准则
教育、引导,公平、公开,诚实、信誉,专业、独立。
八、文化建设
形象标识、指导思想、道德准则、服务对象、根本职责、活动方式、自律功能。
九、协会愿景
争创一流协会,引领行业标杆,服务先进企业,发展优秀企业家。
十、协会使命
公平竞争、扶优限劣、权益保护、诚实守信。
十一、协会职责
为会员争先创优,为企业谋求发展,为行业争创典范,为政府当好助手,为社会贡献力量。
十二、协会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十三、协会发展
活动激发活力,规范方能持久,思维决定行为,作为决定地位。
十四、协会作用
参谋助手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咨询培训作用,调查研究作用,行业监督作用。
十五、协会职能
1、代表: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
2、沟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
3、协调: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
4、监督: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5、公正:受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
6、统计: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
7、研究: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
8、狭义服务: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十六、政府委托职能
1、制(修)订行业规划的前期调研和中期评估;
2、制(修)订产业政策的课题研究和政策效果评估;
3、行业准入管理有关工作;
4、起草并推动实施行业标准;
5、行业信息化组织和推广工作;
6、行业(企业)统计调查、资料分析整理和综合信息报送;
7、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的总结、鉴定、评价、评估和推广应用;
8、行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质量管理有关基础工作;
9、技术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训、有关资质认证等相关工作;
10、其他可以委托的事项。
十七、协会特征
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中介性
十八、协会原则
专业性、创新性、服务性、规范性、互益性
十九、总体结论
行业协会定位:有为才有位;全面资源管理:人才是财富;
网络资源组合:优化与推进;服务永远为本:会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