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风俗:十月丰收庆鼓堂
【海南省邵阳商会】  2018/2/24 评论(1307)
倒计时:

城步苗族风俗:十月丰收庆鼓堂 城步苗族先民聚居深山密箐,长期以来,对山形地貌的奇形怪状,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人世间的旦夕祸福,均以原始文化和传统观念予以解释。他们以人之心,度物之本,认为高远莫测便为天,缥渺虚幻便为神,有反常态便为怪,无可奈何便为命,自然崇拜、多神崇拜并存。因而,每年丰收之际,苗族同胞要向诸神还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习俗世代传承,成为苗家的重大庆典,人称“庆鼓堂”。庆鼓堂的前奏是每年农历二月逢“卯”之日向祖先和诸神祈祷许愿,祈求保佑当年四时康泰,五谷丰登。等金秋收割完毕,到农历十月逢“亥”之日,便是祭祀诸神的还愿之时,祀祖先、诸神和庆祝丰收融为一体。 庆鼓堂按古制是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小庆活动时间为一天一晚,大庆为三天三晚。在筹备此项活动时,必须在当地团寨里由苗族同胞推举出四名比较有威望的老人来当“会首”。由他们四人整个活动的组织发动,包括祭品的筹备,人员安排、演员的选择,场地布置、规模设计等。“会首”制订活动规章,并向他们所管辖范围内的苗民,按户每人捐献糯米糍粑6斤、大米3升、米2斤,每12户人家合献牲猪一头,至于一些香烛、纸钱、炮竹、斋品、豆腐等物品,都是由苗民自愿凑钱或捐献,数量不限。这些东西必须在活动未开始前三天筹备完毕,送往指定的地点交与“掌簿师”(即总管)登记入册。待活动结束时,由总管张榜公布于众。

庆鼓堂系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集体组舞的艺术表演形式。由苗家“后生”担任角色,组成一个12人的表演队伍,主要角色有庙师、迷魂师、长鼓师、芦笙师、打鼓师、掌薄师、开路师、摇路师等。这些角色中除戾师由觋毕扮演外,其余参加演出的后生,都要求身强力壮,能歌善舞,机灵活泼,喉嗓宏亮。

庆鼓堂的表演程序,从“请神”、“庆神”至“送神”,分三个阶段进行。表演时,“请神”场面比较庄严,表演者都是三叩九拜为主要动作。“庆神”时,狂欢粗犷,甚至将迷魂师抛举数次,动作难度大,技巧相当精炼,达到疯癫之境。“送神”时更使人啼笑皆非,从演员将迷魂师送到离演出场地约一华里远的大树下,用木叶、杂草、树枝等物将他全身挂满不风身体露出为止,以表红色赶瘟神之意,然后从众演员回到表演地点再进行一番庆贺之后,迷魂师才能回庙,整个活动方为结束。庆鼓堂的舞蹈动作,除了少数表现驱鬼、镇邪、求神之类即兴动作之外,绝大多数的舞蹈动作是模拟生产劳动和自然界的一些飞禽走兽的形态,动作形象生动,舞蹈语汇丰富,很有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庆鼓堂的音乐、唱词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声调宏亮、激昂,整个唱词有124首,六、七百句左右。歌词大意可归纳为反映生产劳动过程,歌颂祖先功德,即盘古、求神等,以古老的苗族民歌为基调,念、唱全都有用当地苗语,表演时为了加强气氛,加入大鼓、大锣、长号、唢呐、芦笙等器乐伴奏,气势相当雄壮。整个活动融音乐、舞蹈、祭祀为一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一格的山寨情趣。




扫一扫手机上预览-用于分享群发


评价/咨询/留言/祝福

姓名:
联系手机:
留言备注:
 

 
我要留言 更多相关 联系我们